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也称为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相对指标可分为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数六种。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无名数和有名数。

(1)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成数、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相对指标在很多场合都用无名数表示,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

(2)有名数,是指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它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分。如商品流转速度指标用“次”或“天”等单名数表示,有些相对指标如强度相对数,则通常采用分子指标与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共同构成的复合单位,即复名数表示。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千米”、商业网密度用“人/个”或“个/千人”表示。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1)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质提供依据。如一个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可以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钢铁产量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情国力,表明经济实力的相对水平。

(2)把社会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统计指标可以进行比较。如不同企业的生产规模、条件不同,其总量指标不能直接对比。但通过计算各自的计划完成相对数、设备利用率、资金产值率等相对指标进行比较,便能合理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果。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yytjw.com/122.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