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尽管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不会出现倾向性误差,代表性强。
第二,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第三,所抽选的调查样本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样本的数量上有可靠的保证。
第四,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1)选取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具有以下4个特点。
① 随机性。调查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避免任何主观偏见和选择性的干预。抽样过程中,应确保每个个体都有被选中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是相等的。
② 代表性。样本应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以便通过样本研究推断总体情况。若总体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确保按比例从各部分抽取样本,以反映总体的多样性。
③独立性。每个样本应是独立且互不相关的,一个样本的选择不依赖于其他样本的选择,以避免重复计数或双倍计数。
④ 足够性。样本数量应足够大,以确保可以对总体进行有意义的推论。样本容量的大小对调查结果有直接影响。
(2)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抽样调查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 经济高效。相比于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只需要调查总体中的部分单位,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使调查更加经济高效。
② 时效性好。由于抽样调查只需要调查部分单位,因此可以更快地收集到数据,缩短调查时间,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从而更快地得到调查结果。
③ 减少误差。与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同,抽样调查可以通过合理的抽样设计和样本选择,减少由于调查过程中的主观偏见、随机误差等因素带来的数据误差。
抽样调查的缺点在于对调查方案设计要求较高,一般人员难以胜任,并且如果调查方案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往往会导致整个抽样调查的失败。
(3)抽样调查的范围。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其适用的情形包括以下4种。
① 在调查具有破坏性或调查对象众多,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抽样调查方法。例如,要检验日光灯的耐用性,每批次抽取几个进行检测即可,而不需要全部检测。否则,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
②在调查对象之间同质性比较强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即可。
③ 对普查资料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由于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调查结果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在普查完成后有必要使用抽样调查进行复查,以确保调查资料的质量,提高调查的准确性。
④ 需要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应当采用抽样调查。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省时省力,能够快速地收集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