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数体系的概念
指数体系指有一定经济联系的若干指数结成的严密的数量关系式,一般表现为一个总值指数等于若干个因素指数的乘积。例如:
总成本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单位成本指数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增加值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增加值率指数
销售利润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销售利润率指数
显然,这些指数体系都是建立在有关指数化指标之间的经济联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们具有实际的经济分析意义。
(二)指数体系的作用
1.指数体系是因素分析的依据
用指数体系可以从数量方面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额,即进行因素分析。
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主要分析两方面的问题:
①分析现象总量指标的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例如,分析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变动对销售总额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额。
②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平均指标变动受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比如,可以分析企业中,由于各类别职工工资水平变动和职工构成变动分别对企业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2.利用指数体系可以根据已知指数推算未知指数
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
被研究对象若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分析称为两因素分析;若受两个以上因素的影响则称为多因素分析。被研究对象若是总量指标,称为总量指标因素分析;若是平均指标,则称为平均指标因素分析。下面我们仅讨论两因素分析的方法。
总量指标的两因素分析一般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被研究对象及其影响因素。这里的被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统计指标,例如商品销售额、流通费用额、原材料费用总额、工资总额等。在明确被研究对象的同时,还要分析它的变动受哪些因素变动的影响,这是因素分析的基础。
第二步,建立指数体系。指数体系是研究对象指标指数等于各影响因素指数的乘积,在此基础上建立绝对数关系式,绝对数关系表现为研究对象指标指数的绝对效果等于各影响因素指数绝对效果之和。
第三步,计算指数体系中的各项数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的结果,得出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