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虽然概念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却有密切的关系。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所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在检测过程中,虽然有很高的精密度,但并不能说明试验结果准确。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和准确度才是一致的。此时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就越高。下面用打靶的例子来说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图3-2中绘制出了四种打靶的结果及误差分布曲线。其中靶心可当作真值,弹孔与靶心的距离为误差。
从图3-2中可看出:图(a)精密度与正确度都不好。既有系统误差存在,随机误差又很大。图(b)精密度不好,但正确度还可以,这显然是由于偶然的巧合而已,由于离散程度很大,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图(c)精密度虽好,但存在系统误差,因而正确度不好。(d)精密度高,正确度高,无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也小。
图3-2 正确度与精密度关系图
由此可知,要使正确度高,精密度一定要高,精密度高是保证正确度高的前提;但精密度高,不一定正确度高,检验人员必须经常采取比对试验,校准仪器等方法,消除系统误差,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度。
长期以来,使用准确度来表示所测结果是否准确,但从上述定义可以了解这是很难的,因为实际上人们无法知道“真值”,而且不同次测定结果又会受到精密度的影响。近来导入“测量不确定度”新概念,并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且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例如在最新的ISO导则17025“5.4.6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就提出实验室要进行不确定度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