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为例,商品库存的关键指标有安全库存数量、库存天数、库存周转率、动销率、滞销率,以及广度、宽度、深度等。
(1)安全库存数量。安全库存数量是判断库存数量过高或过低的参考标准。服装、电器等行业多使用具体的数值作为安全库存数量,其优点是直观、明了,能够直接与现有库存对比来发现差异;缺点是没有和销售数据挂钩,在目前商品销售具有节奏性、季节性的前提下,显得不够精准和灵活。例如,以2 000套作为安全库存数量,淡季可能会显得过高,旺季则可能显得过低。因此,许多店铺会按照季节性或行业淡旺季的情况,有弹性地设置安全库存数量。
(2)库存天数。库存天数可以有效衡量库存滚动变化的情况,是指电商企业根据自身的库存水平和销售速度计算出的库存可支持的天数,是衡量库存在可持续销售期的追踪指标。库存天数的优势是既考虑了销售变动对库存的影响,又可以将“总量—结构—SKU”体系的安全库存数量统一化管理,库存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天数=期末库存数量÷(某销售期的销售数量÷该销售期天数)
(3)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库存消耗的周转情况,是衡量库存消耗快慢的指标。库存周转率越高,表示商品的销售越好,库存越少。指标一般以月、季度、半年或年为周期。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4)动销率。动销率指在一定时间段内销售的商品数与总库存商品数之比,是衡量一家店铺和商品库存质量得分的重要指标。动销率分为店铺动销率和商品动销率。店铺动销率越高,店铺权重越高,不仅会使商品获得更多展现机会,而且能提高店铺报名参加官方活动的通过概率。商品动销率越高,搜索排名权重越高,获取更多流量的概率也就越大。店铺动销率和商品动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店铺动销率=店铺有销量的商品数量÷店铺在销售的所有商品总数×100%
商品动销率=已售出的商品÷商品总库存×100%
(5)滞销率。滞销率指滞销商品在总库存的占比,可以用数量衡量,也可以用金额衡量。该指标反映了库存中有多少商品是有风险的商品,滞销率越低,说明库存越健康。滞销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滞销率=滞销商品库存金额÷总库存金额×100%
(6)广度、宽度、深度。广度指涉及的商品类目,宽度指商品各类目下的种类,深度指商品的SKU数量。通过分析这3个指标并将其与计划值对比,就能找到库存结构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若这3个指标合理,库存结构就比较合理。